给被执行人找工作背后……

2024-12-09 08:47
来源: 赤壁市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
作者: 政治部朱国丹、执行局孙立群    浏览: 172

“吴法官,我今天上班了,谢谢你,本来我不抱希望了,是你们让我重燃生活的信心,发了工钱我立刻就还钱。”

这是冬月的第三天,寒风料峭,冬意正浓,杨某的心却像春日微风拂过的嫩芽,柔暖、湿润、充满希望。

就在几周前,杨某还在为返还一笔不当得利的事着急上火。

还不了的不当得利

湖北某公司在给杨某支付劳动报酬时,因网络故障,多支付了2800元。公司发现后,第一时间联系了杨某,要求其立刻返还。

“那个钱一到账就花光了,我还不了。”面对公司几次三番的来电催促,杨某拉黑了该公司联系方式。

“最近手头紧得很,白来的钱,不得白不得。”对于意外进账的2800元,杨某心存一丝侥幸。

多次催讨无果后,该公司向赤壁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强制执行。

“你这是不当得利,得赶紧退还给公司。”执行干警吴尔聪耐心向杨某释法说理,告知其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。

在法院执行威慑与温情劝导的双重作用下,杨某展现了悔意与诚意。

“我知道错了,可我现在是真没钱,也找不到事做,想还也还不了。”杨某满脸愁容,表示自己并非恶意拖欠。微信图片_20241205165319.jpg

杨某的窘迫情况让前来执行的吴尔聪也犯了愁。

一边是企业,申请执行的金额虽不大,一旦处理不当,极易产生消极影响;另一边是被执行人,经济陷入困境,暂时失去了偿还能力。

“我们若直接采取强制措施,钱拿不到手,还激化了矛盾。”吴尔聪耐心地与公司沟通,详细说明杨某的实际处境,试图寻找更妥善的解决方案。

帮他找份工作吧

“得先让他有经济来源,可以通过劳务的方式,逐步偿还债务。”吴尔聪与公司多番沟通,并提出合理建议。

“真没想到,你们的执行过程,不仅有法律的威严,还有人性的温情。”感慨于赤壁法院的诚意和执行团队的责任担当,公司表示愿意摒弃前嫌,与法院联手展开一场关于被执行人的经济救援行动。

转机悄然而至。

“现在有个工作的机会,可以让杨某试试。”公司了解到,武汉某工厂正处于用工旺季,包吃包住,工资日结,考虑到杨某具备相应的劳务技能,岗位适配度很高,公司立刻开始牵线搭桥。

赤壁法院也在积极筹备,一方面解除了杨某冻结的账户,让其能支付日常开销;另一方面,积极跟武汉某区派出所、劳务派遣公司对接,解除用工黑名单,便于杨某办理入职。

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,赤壁法院当天就安排专人将杨某送往该厂。微信图片_20241205165302.jpg

一行人抵达工厂后,公司、工厂分别与杨某签订了和解协议和劳务合同。

按照协议,杨某每日180—200元的工钱,工作15天后,可以把2800元欠款全部履行完毕。之后,杨某可以根据自己意愿,选择是否继续在该厂工作。

“你们不怨我,反过来想办法帮我,我真的蛮感动。”拿着协议和合同,杨某一个劲地道谢。

“珍惜这次机会,努力工作,好好生活。”临别时,吴尔聪一再叮咛,希望杨某通过努力工作重拾生活的信心。

持续关注履行情况

在达成执行和解之后,法院并没有“一结了之”,而是持续关注着和解协议的履行情况。

“你可吸取教训,遵守法律法规,还有工厂的规章制度,记得履行劳务偿还义务。”

吴尔聪每日繁忙的执行工作之余,总会抽空询问杨某工作情况,并提醒他偿还欠款的事项。


“请吴法官放心,我一定按约定全部履行完毕。”

 “杨某工作状态不错,干活很积极,与工友相处也融洽。”听到工厂的反馈,吴尔聪很欣慰。微信图片_20241205165314.jpg

执法需有温度

执法不仅仅是对判决的机械执行,更是要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,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和人性需求。

“标的2800元,金额虽然不大,但关乎营商环境的评价,关于一个普通人的尊严和信心。一份工作,一份微薄的收入,可以有效化解一起纠纷,帮助一个困境中的被执行人看到生活的希望,做一个温情的执法人,我觉得很值得。”执行干警吴尔聪有感而发。

我们期待,在未来的执法工作中,有更多这样有温度的执法故事。我们也期待,每一位被执行人都能自觉履行法律义务,让诚信的光辉照亮责任的道路。

“让法律真正成为保障人民权益、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武器,让每一个公民在感受到法律威严的同时,也能体会到那背后的人文关怀与温暖光芒。”

这,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。